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搜索
计算机学院(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1977年开设计算机通信本科专业,1985年成立计算机工程系,1998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年,按照“学科归位”的原则,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六个单位计算机学科的资源重新整合为计算机学院。2020年,将原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技术研究院调整、合并组建新的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并支撑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
课程信息
人工神经元网络理论与技术
课程编号 622.5*039
课程名称 人工神经元网络理论与技术
任课老师 余文
课程类型 选修/非学位课
课程阶段 硕士
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 了解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思想,掌握单层网、多层网、循环网等各种基本网络模型的结构、特点、训练算法和运行方式,将学生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的研究领域。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引言
1、 人工神经网络的提出
2、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3、 历史回顾
第二章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
1、 生物神经网
2、 人工神经元
3、 人工神经网络的拓扑特性
4、 存储与映射
5、 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
第三章 感知器
1、 感知器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早期发展
2、 感知器的学习算法
3、 线性不可分问题
第四章 BP网络
1、 概述
2、 基本BP算法
3、 算法的改进
4、 算法的实现
5、 算法的理论基础
6、 几个问题的讨论
第五章 对传网
1、 网络结构
2、 网络的正常运行
3、 Kohonen层的训练
4、 Kohonen层联接权的初始化方法
5、 Grossberg层的训练
6、 补充说明
第六章 非确定方法
1、 基本的非确定训练算法
2、 模拟退火算法
3、 Cauchy训练
4、 相关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循环网络
1、 循环网络的组织
2、 稳定性分析
3、 统计Hopfield网与Boltzmann机
4、 双联存储器的结构
5、 异相联存储
6、 其它的双联存储器
7、 Hopfield网用于解决TSP问题运行机制
第八章 自适应共振理论
1、 ART的结构
2、 ART的初始化
3、 ART的实现
教学方式
指定教材
参考书目 1.张立明编著,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及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
2.陈明著,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3.胡守仁等编著,神经网络导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年。
4.焦李成著,神经网络系统理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
5.王旭等编著,人工神经元网络原理与应用,东北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
开课学期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