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搜索
计算机学院(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1977年开设计算机通信本科专业,1985年成立计算机工程系,1998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年,按照“学科归位”的原则,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六个单位计算机学科的资源重新整合为计算机学院。2020年,将原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技术研究院调整、合并组建新的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并支撑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
学院动态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砺思探微,智航启扉”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我校以信息科技为中心的学科建设特色,对标“123上台阶计划”任务目标,营造学术研究氛围,近日“砺思探微,智航启扉”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学术论坛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分论坛暨智链“AI+X”大模型前沿讲习班在西土城路校区教三楼长年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全校200余名学生参加,现场座无虚席。

本次学术论坛特邀人工智能算法专家、360人工智能研究院资深算法专家刘焕勇担任主讲嘉宾。信息化技术中心副主任鄂海红教授致辞对刘焕勇的到来表示欢迎,鼓励同学们聚焦大模型技术的前沿进展和产业实践,在论坛中开拓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热情,为“双一流”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刘焕勇以《大模型最新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现状》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演讲。他围绕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实际产业应用,从多模态大模型的融合、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的结合、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技术趋势,以及OpenAI o1的技术思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剖析,分享了其对大模型产业落地的深刻见解,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且极具启发性的学术盛宴,他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赞誉。

1BA06

圆桌会议环节由鄂海红主持,刘焕勇同张文泰、韩荣鑫、丁峻鹏、王子龙、汤子辰5位优秀研究生代表围绕“大模型时代科研新机遇——探索未来研究方向与实践挑战”展开讨论,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在场同学踊跃提问,刘焕勇结合自身经验详细解答,鼓励大家勇于探索,抓住大模型时代的科研机遇。

本次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帮助同学们拓宽了学术视野,锻炼了科研思维,收获了科研方法,激发了研究热情。在日后,学院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以丰富的学术活动为载体,推动学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成长与发展,为国家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北邮力量。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241210



更多新闻